1、四是政策机制不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还不完善,基于市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创新驱动不足,企业缺乏节能减排内生动力。五是基础工作薄弱。节能减排标准不完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计量、统计体系建设滞后,监测、监察能力亟待加强,节能减排管理能力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2、系统性节能减排重视不够 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多是围绕重点工序、重点设备、重点企业以及重点行业开展,对上下游企业之间衔接、行业间协同耦合、工业与社会间生态链接等系统节能减排重视不够,大大制约了系统层面节能减排潜力的释放。
3、然而,工作中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包括认识不足、责任不明、措施不配套等,如果不及时改变,将影响2007年节能减排的进展和十一五目标的实现。我国建筑能耗问题同样严重,占总能耗的27%以上,且逐年增加。
1、动力能耗主要包括电力和蒸汽消耗,是化工企业能耗的主要部分。降低动力消耗可以采用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基于目前多数化工企业装置负荷率较低的现状,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无疑是节能的有效途径。供热系统优化。合理地实行装置间的联合,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冷、热物流的优化匹配,实现能量利用的最优化。
2、一是要从抓思想认识入手,增强节约减排的紧迫感。要坚决遏制部分企业盲目投资,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企业和落后的工艺技术,鼓励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少的产品。二是抓好技术进步。要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减排先进实用技术。
3、降低办公设备待机能耗:要求员工在使用完毕后关闭所有电气设备,减少待机状态,同时减少空调使用,利用自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制定规范的设备操作规程:为车间内每台设备制定正确、详细的操作规范,以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
4、第一单元涵盖认识化工节能减排,从概念入手,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背景知识。第二单元探讨化工节能基础,深入讲解节能原理和技术。第三单元介绍化工单元节能减排技术及分析,结合具体项目,详细解析节能减排方法和过程。第四单元通过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案例分析,展示实际应用中的成功经验和挑战。
5、化工节能减排的关键在于资源综合利用和提升产品附加值。主要以基础原材料型化工产品为原料的延伸产品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化工产业中主要是磷矿采选、磷肥、黄磷及磷的深加工产品,其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在国内领先,并与国际水平接近。
6、提升全体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各工厂、各部门、各班组应在不同层次的会议上进行宣传。从细节做起,从自我做起,全员参与是关键,这样才能将节能减排工作做得更完美。
当前,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自2006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的举措,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地各部门也展开了部署,但2006年未能达成既定目标,这使得十一五后四年的工作更为艰巨。特别是2007年一季度,电力、钢铁等高能耗行业增长过快,能耗和污染排放问题尤为突出。
近年来,我国在节能减排工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形势依然严峻。2006年,国务院发布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做出工作部署。然而,2006年全国未能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的节能减排难度。
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1、尽量减少用电设备的待机耗能,生产设备、办公电脑、打印机等长时间不用应及时关掉,杜绝“常通电”。禁止使用公司电力接驳的大功率私人用电器具。各生产岗位配置电暖器等,无人取暖时要及时关掉。未经批准,任何岗位严禁私接电炉和其他电器。
2、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这是从源头上节能减排的根本举措。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促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则、产业政策导向和政策措施。
3、这些努力使得煤粉尘排放量减少了2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至260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000吨以内。这一系列节能减排举措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升了污染防治能力,显著改善了厂区和矿区的环境质量。
4、现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有关于节能减排的措施: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5、第二,低碳生产压力促使行业产能趋稳。煤炭开采中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开采设备的直接排放以及开采过程中煤层气的排放。煤炭企业实现减排需通过降低高碳能源、增加清洁能源、发展减碳技术等措施。因此碳中和将为煤炭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或导致新建产能放缓,未来煤炭行业产能有望保持平稳。
6、加强管理,把节能降耗制度化,从行为上加大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企业加强管理至关重要。